仙一网 - 文献资料 - 医学书籍 -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胃氨的变化

  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临床研究表明,Hp感染越重,胃氨越高,粘膜的病变程度也越重。动物实验证明了氨可以破坏胃粘膜的防御机能,引起胃粘膜损害。本研究通过观察伴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液氨浓度变化,进一步探讨了Hp的氨在Hp致病机理中的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或慢性活动性胃炎并伴有Hp感染的患者,除外肾功衰竭、肝性脑病等影响血氨胃所浓度患者。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为35岁~74岁,平均52.9岁。其中有胃病史者14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3例。

  1.2 方法

   胃镜入胃后未送水送气及活检前,先抽取胃液3ml~5ml,即刻用Nessler显色法测定胃液中的氨浓度;然后全面检查胃、十二指肠球及降部。确定诊断后,取胃窦部两块临近的粘膜组织,一块用于组织切片染色检查Hp,一块用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pUT试剂药盒鉴定Hp,并分为+++,++,+,以尿素酶试验阳性并且切片找到细菌者为有Hp感染。最后病变部位取活检送病理。明确诊断后,对列入观察的患者,均对症治疗4周,同时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即刻复查胃镜、调查Hp阴转情况及测定胃液氨浓度(表1)。

  统计学处理 胃氨浓度用x±S表示,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Hp感染情况

   16例中,Hp+++者为10例,Hp++者2例,Hp+者4例。治疗后Hp阴转者8例,阴转率为50%。

  2.2 胃氨的改变

   治疗后全组的胃氨由305.7μmol/L±196.5μmol/L明显下降至176.9μmol/L±97.8μmol/L,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8例Hp示阴转者,其胃氨浓度也由治疗前的313.7μmol/L±191.0μmol/L下降至195μmol/L±127.3μmol/L(P<0.05)。

  2.3 胃镜所见

   ①治疗前16例中,十二指肠球溃疡7例,复合溃疡1例,胃多发溃疡1例,溃疡直径均在5mm~15mm之间,且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中、重度的浅表性胃炎;慢性活动性胃炎7例,均属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并同时伴有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等(表1)。②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大部分达到瘢痕Ⅰ期或Ⅱ期,胃炎患者粘膜恢复正常或仅有轻度胃炎。

  3 讨论

  本观察结果表明,伴有Hp感染的胃疾病患者胃氨浓度高;经服用抗菌素及对症治疗以后,Hp阴转,胃氨浓度明显降低,同时粘膜病变随之改善。有氨下降的幅度越大,病变的好转越明显,反之治疗效果则差。治疗后Hp未阴转者共有8例,但其胃液氨浓度也明显降低,其粘膜病变也愈合良好。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用药使Hp的活性受了限制,虽未在到清除Hp的目的,但其产氨能力下降,胃氨降低。另外所用治疗药物,别是抗菌素可能有降低胃氨的作用。氨是Hp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功能,当胃氨降低后,它对粘膜的损害作用减轻,胃粘膜的防御能力加强,使病变得以恢复、愈合。但是由于Hp残存,有可能是将来复发的原因之一。本观察治疗中,我们使用德诺、灭滴灵、环丙氟哌酸和法莫替丁联合用药治疗。合用德诺的7例患者,有6例Hp阴转。灭滴灵和环丙氟哌酸同时使用4例中,有2例阴转。而仅使用法莫替丁和环丙氟哌酸没有加用灭滴灵的4例中无1例阴转。提示德诺有胃好的清除Hp的作用。

  尿素酶试验药盒测定Hp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其它检测Hp的方法较复杂,难以掌握和普及应用,另外Hp阳性并不能反映患者是否患有疾病,也不能反映病变程度。我们认为动态测定胃液氨浓度,可作为判定Hp感染患者治疗效查的一项指标。

朱晓玲 刘瑞雪 李 光 杨 琨 唐少琴

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沈阳 1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