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一网 - 文献资料 - 医学书籍 - 预防医学

第二十七章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

  提要流行病学调查设计的目的,研究方法,调查内容:对象选择、样本大小、资料收集(调查表拟订等)、资料处理及分析、结果解释。

  案例1985年11月某县卫生防疫站接到一起报告,S村发生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爆发。患者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黄疸与无黄疸比例约1.0:1.17,潜伏期约35~82天,平均为53.4±16.5天。急性期病例ALT明显升高,并有反复异常的特点,S村于同年7月起成人中参加献血浆(单采血浆输还血球)的人数增多。经初步调查,发现28例肝炎病人中有26例均有献血浆史。肝炎发生高峰距献血浆者参与献血活动高峰后约1~2个月。自肝炎爆发生,群众自发停止参加献血浆,疫情逐渐平息,欲了解S村发生何型肝炎爆发,引起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进行调查?调查哪些内容?采取什么措施者能杜绝今后再发生类似情况。

  摘自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0;4(1):76

  调查研究是为了认识世界,也是为了改造世界,它是一项有目的的科学活动。为了达到其预期目的,首先必须提出明确的研究目的,然后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这项调查研究,最后用获得的结果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是卫生工作人员的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例如当我们要求去处理一项爆发的疫情时,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爆发是怎样发生的?目前的疫情怎样?其趋势如何等;当我们要认识某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或病因时,也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的社会经济情况下,其发病频率与分布可有明显的差异,若要搞清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亦需作调查研究。许多医疗卫生的实际问题往往只有通过调查研究者能获得解决的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中,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方法亦在不断地发展。本章介绍其共同原则。

第一节 确定研究目的

  在进行任何一项调查研究时均有其调查的目的。例如1988年1月在S市骤然发生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爆发流行,在短短的二个月内报告病例数达30余万。疫情之猖獗、危害之深重在国内医学史上从未有之。面临新的疫情,我们应开展调查研究,其目的欲了解它的可能病因是什么?通过什么传播媒介能使这么多人感染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仅凭个人的经验是难以解决的,必须借助他人的经验,即查阅有关医学文献。从文献中了解国内外有无类似的爆发历史记载,他们采用哪些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的,目前已达到何种研究水平,获得哪些主要结论等,为形成这次爆发流行的病因假设提供必要的和充分的依据。其次寻找可以借鉴的研究方法,目前在验证此假设时已应用哪些方法,其优缺点如何?最可能被我们采纳的是什么方法等等。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使研究者心中有数,有以往的事实作为依据,又有调查和实验的资料作为基础,再结合医学和生物的知识形成病因假设。一旦形成假设,它就成为此项研究工作中的主导思想,即为研究目的,例如S市甲肝爆发流行时形成假设——食用毛蚶可能是导致S市甲肝爆发流行的原因。因此在进行各种调查研究中,就应该去证实食用毛蚶者比不食用者甲肝的罹患率高,由此论点来指导整个研究设计。在甲肝流行期,挨户共调查28000余人有关食用毛蚶与甲肝罹患率的联系,发现食用毛蚶者甲肝的罹患率明显高于未食用者;食用毛蚶量愈多,甲肝罹患率亦愈高,有明显的剂量效应联系。并发现甲肝的流行高峰发生于毛蚶大量上市供应后30天左右(此为甲肝的平均潜伏期)。在市场上禁止供应毛蚶后,又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流行趋于平息。由此而获得毛蚶为传播本次甲肝爆发的流行病学证据。为了验证毛蚶是导致甲肝爆发病原的媒介,又采用核酸杂交和组织养法,从当时市场供应和产地捕捞的毛蚶中证实确有甲肝病毒存在,即采用实验的方法来难毛蚶为造成甲肝爆发的病原学证据。假如在调查研究时,仅有一个空泛的假设,而没有形成具体的目的,则调查研究往往无从下手。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下列几种:描述人群的健康状况、研究疾病的病因、寻找高危人群并估计其相对危险度、研究疾病的自然史、评价各种防治措施的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