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一网 - 文献资料 - 医学书籍 - 预防医学

第四章 职业有关疾病防制

  提要 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常见的职业有关疾病。职业病定义、范围、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和预防。

  案例 某工厂1976年7月开办一个车间,由177名家属工利用当地矿石资源,土法生产石英粉。至1981年3月止共生产石英粉1300吨。

  该车间且干法作业,将大块石英石在车间外用水洗净后搬进高2.5m、长10m、宽4m的屋内,10~20人一起将石块用土法碎成小块后过筛、分类、装入库。车间内无任何防护设备。1981年4名工人(工龄17~29个月)先后因气急、咳嗽无法工作,经治疗无效于一年内相继死亡。死者家属要求厂方赔偿。当地卫生防疫站测定了该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竟高达500mg/m3,超过矽尘卫生标准250倍。即对其余173人摄胸片,诊断为矽肺Ⅰ期者5人,Ⅱ期1人,其余在肺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于是命令该厂关闭这个车间,并对患者进行综合处理和治疗,对死者家属给予抚恤。但该厂石粉车间所取得的利润,还不够处理这100多人的各种赔偿和医药费用的开支。这个案例提示什么问题呢?

  以上仅是医务卫生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大量实际问题的一个例子。事实上,医务卫生人员经常要遇到这类问题,因此他们必须有能力去识别和处理各种与环境污染及与工作有关的健康问题,并懂得如何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职业有害因素

  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常由于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接触到职业有害因素所致。职业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ous factors)即职业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按其来源可以分为: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一)化学因素

  各种有毒物质可以多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蒸气、粉尘、烟或雾)及各种形式(原料、中间产品、辅助材料、成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出现。大多数有毒物质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有些能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也有小部分从消化道摄入。

  (二)物理因素

  异常的气象条件,如由于生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量和水蒸气,形成高温、高湿环境;异常的气压,如潜涵、高山作业环境所致的高低气压;噪声、震动;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产生的α、β、γ、X射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以及激光等。

  (三)生物因素

  如附着于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上述这些不良因素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对工人引起职业性危害。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如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工具,个别器官和系统过度疲劳或紧张所致。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厂房建筑或布置不合理,甚至与工艺流程相悖;生产环境中缺乏必要的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设备,造成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对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常同时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联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