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腺病毒
腺病毒(Adenovirus)是一群分布十分广泛的DNA病毒。能引起人类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及眼的疾病。少数对动物有致癌作用。
一、生物学性状
腺病毒颗粒直径60~90nm,没有囊膜,20面体立体对称,衣壳由252个克微粒组成,其中240个壳微粒是六邻体(Hexon),具有组特异性α抗原。位于20面体顶端的12个克微粒是五邻体(Penton)。每个五邻体由基底和伸出表面的一根末端有顶球的纤维组成。基底具有毒素样活性,能引起细胞病变,并使细胞从生长处脱落,具有同组共有的β抗原。纤维与病毒凝集大白鼠或恒河猴红细胞的活性有关,是型特异性γ抗原所在。核酸为以股线状DNA,分子量20~30×106道尔顿。腺病毒分为感染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两个属。人类腺病毒根据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分为A~G7组,每一组包括若干血清型,共42型。根据对猴和大鼠红细胞的凝集能力又分为Ⅰ~Ⅳ组。见表24-5。
表24-5 人类腺病毒分类及致病性
组 |
血清型 |
红细胞凝集 |
人体疾病 |
对新生仓鼠致病性 |
|
组 |
红细胞来源及凝集程度 |
||||
A |
12、18、31 |
Ⅳ |
猴(一)大鼠(一) |
强 |
|
B |
3、7、14 |
Ⅰ |
猴(完全) |
咽结合膜热 |
|
7、14、21 |
急性呼吸道感染 |
弱 |
|||
3、7 |
肺炎 |
||||
11、21 |
出血性膀胱炎 |
||||
34、35 |
肺炎 |
||||
(16) |
|||||
C |
1、2、5、6 |
Ⅲ |
大鼠(部分) |
幼儿急性发热性咽炎 |
无 |
淋巴细胞隐性感染 |
|||||
D |
8、14、17 |
Ⅱ |
大鼠(完全) |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
|
(9、10、13、15、17、20、22~30、32、33、36、38、39、42) |
宫颈炎、尿道炎 |
无 |
|||
E |
4 |
Ⅲ |
大鼠(部分) |
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 |
无 |
F、G |
40、41 |
Ⅱ、Ⅳ |
胃肠炎 |
*括弧中型别的一般不致病
人类腺病毒不能在鸡胚中增殖,上皮样人细胞系HeLa细胞和人胚原代细胞培养最敏感,能引起细胞肿胀、变圆、聚集成葡萄串状的典型细胞病变。腺病毒对酸碱度及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宽,36℃7天病毒感染力无明显下降。对脂溶剂和酶类均抵抗作用,但56℃30分钟可将其灭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人腺病毒中部分型别有致病性,最常的是1~7型。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5%由腺病毒引起,成人感染很少发生于呼吸道。腺病毒致病情况见表24-5。传播以粪一口为主途径,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污染物品传播。病毒在咽、结膜尤其是小肠上皮细胞内增殖,偶尔波及其他脏器,隐性感染常见。疾病一般为自限性,感染后可获得长期持续的型特异性免疫力,中和抗体损伤作用重要。A、B组病毒在某些新生动物可诱发肿瘤,对人未发现致癌作用。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病毒分离
自急性期病人咽、直肠、结膜等处采取标本,迅速接种敏感细胞,根据特征性细胞突变及抗原性鉴定病毒。
(二)血清学检查
取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抗体升高4倍或以上,可判断为近期感染。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可定型别。
四、防治原则
因存在许多健康带毒者,隔离病人对防止腺病毒传播几乎无效。第4型减毒活疫苗在美国军队中度用效果良好。疫苗就保证无致癌危险。因此,研制高纯度的亚单位疫苗是今后的主要任务。
胡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