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三乙烯硫代磷酰胺
药理作用    为50年代初期合成的抗肿瘤药,是乙烯亚胺类烷化剂的代表,对多种实体瘤均有效。本品作用原理类似氮芥,活性烷化基团为在体内产生的乙烯亚胺基,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实验研究证明对多种动物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DNA的合成。在组织培养中,可以抑制动物胚胎细胞、人体细胞及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腹腔注射可使卵巢滤论萎缩,并可影响睾丸功能。进一步发现本品对垂体促滤泡激素(FsH)含量有影响。本品及其在肝内经混合功能氧化酶系作用迅速转变成的主要代谢产物——三亚乙基磷酰胺(TEPA),都可将含氮环质子化,打开氮丙啶环,成为活化分子,经SnZ反应,形成DNA交叉联接,从而产生细胞毒作用,其抗瘤谱与氮芥相似,为细胞周期非恃异性药物。
动力学    本品在酸中不稳定,故不能口服。静脉注射后在肝脏中为细胞色素酶P45O氧化成替派(tepa)在血浆中消失呈二室模型t1/2a6分钟,t1/2B10分钟。迅速在血中消失,1~4小时内血浆浓度降低90%。24-48小时大部以代谢物形式由尿中排出,原药不足l%本品可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的浓度为血浆的60%~100%。口服吸收不完全,且不可靠。肌注部位的吸收亦有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尚可通过膀胱和胸膜吸收,可通过血脑屏障。体内广泛代谢。
适应症    本品可用作各种实体瘤的姑息治疗,如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等,虽然氮芥类药物已大部分取代了乙撑亚胺类药物,但本品仍有其特殊的用途,即膀胱内灌注治疗膀胱癌,以及用作实验性高剂量化疗方案的成分之一。
用法用量    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次剂量0.2mg/kg,成人一般每次10mg,每日1次,连用5日后改为每周3次。目前多采用20~30mg每1~2周注射1次。总量200~300mg为1疗程,最多可给400mg。胸腹腔及心包腔内注射:每次10~50mg,每周1~2次。注射前应尽量抽出积液,膀胱内灌注:每次60mg,溶于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30~60ml中,将尿排出后经导尿管注入,变换体位,保留2小时,每周1次,4周后改为每月1次,共10次。
不良反应    本品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且毒性大,即使停药后30d尚可发生,且有的可发生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剂量与毒性问的关系高度可变,因此,治疗中始终要保持警惕。胃肠道反应一般较轻,其他可有头痛、眩晕、过敏反应等。本品是一种潜在的致突变、致畸和致癌剂,用药期间须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和肝、肾功能。
注意事项    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但一般较轻微,本品可引起男性病人无精子,女性无月经,少数病人尚可有发热、皮疹。用药期间应严格检查血象。稀释后如发现混浊,即不得使用。应在于燥、避光、低温(12℃以下)处贮存。
外观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易溶于水和乙醇中。熔点为52一57℃。易溶于水(1:8)和乙醇(1:2)。本品应在2~10℃存储。中性水溶液在2~8℃仅能稳定5d,酸性中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