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乙醇中毒
类别西医疾病
概述    乙醇(ethanol)又称为酒精(alcohol)。实际上alcohol一词包括多种醇类。醇类是脂肪烃类的羟基衍生物,带有一个羟基的乙醇是单羟基醇化合物系列 ( 还有甲醇、异丙醇及其他醇类),有两个羟基的乙二醇及丙二醇都属于二羟醇类,二羟醇类由于口感甜而被称为甘醇,在三羟醇类中,最常见的是丙烷衍生物甘油即丙三醇。乙醇存在于所有含酒精的饮料中,由谷类、蔬菜和水果中的糖经酵母菌发酵而产生。
    各种含酒精饮料中的乙醇含量均用容量百分比或标准酒精度表示,其中标准酒精度的数值是容量百分比的两倍,啤酒的乙醇含量通常是2%~ 6%,葡萄酒的乙醇含量从10%到20%不等,平均大约为12%,经蒸馏的烈性酒一般含酒精40%~50%(80~100标准酒精度)。其他含乙醇的制剂偶可引起中毒反应,如漱口水中含乙醇75%,香水中乙醇含量为40%~60%。除此之外,含酒精饮料中醇的同系物可导致酗酒者中毒,这类同系物包括低分子量醇(甲醇和丁醇)、醛、酚、铁、铝和钴,非法生产的乙醇中醇的同系物是一个严重问题,如钴用于啤酒中的去泡沫剂而导致饮用啤酒者的心肌病。
    理化性质
    乙醇 (C2H2OH)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碳氢化合物,能溶于水,并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其分布容积为0.6L/kg,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到达身体各处。乙醇的分子量为46.07,蒸气比重1.59,沸点78.4℃。
发病机理    乙醇因其脂溶性,可快速有效地从胃肠道吸收。如经口摄入乙醇,胃仅吸收 20%,其余经小肠吸收,因此任何使胃排空延迟的因素均可延缓乙醇的吸收。高浓度乙醇本身可引起幽门痉挛而延缓乙醇的吸收。乙醇的吸收还取决于含酒精饮料的特性、是否同时进食、胃肠的蠕动、是否同时服药、乙醇的浓度、饮酒的时间以及个体差异。在适宜的条件下,乙醇摄入量的80%~90%是在30~60分钟内被吸收的,如有上述情况之一存在,其吸收会延迟2 ~ 6h。而当有胃排空加快、空腹饮酒、乙醇被稀释等作用时,吸收将加快。
    乙醇氧化时每克可产生7.1kCal热量,虽然乙醇氧化产生的热量高,但这种热量缺乏营养价值,是“空热”。一个长期饮酒者可仅每天摄入5g/kg以上的乙醇而获得足够热量,但会因此而产生营养不良。实际上乙醇具有成瘾性,长期摄入乙醇的人对乙醇的依赖程度要小于用阿片类物质的人,然而突然停止或相对减少乙醇摄入量,这些人群中的戒断表现却更为严重。大约成人每公斤体重1ml的酒精(10%乙醇)会使血乙醇水平大约升高21~32mmol/L。乙醇的致死剂量大约是成人5~6g/kg,儿童3g/kg。死于酒精中毒的人每克肌组织中乙醇浓度为300~600mg。因乙醇可以自由通过胎盘,故母亲大量饮酒将使胎儿置于较高的血乙醇水平中。由于乙醇广泛分布在机体组织中并与水以一定浓度比存在,其血浓度靠弥散作用来维持。弥散作用发生于血乙醇水平低于组织中水平时。
    摄入同等量的乙醇,女性血乙醇水平高于男性。基于最近对乙醇在胃肠组织局部代谢的论证,位于胃粘膜的乙醇脱氢酶氧化一定比例的乙醇,因而减少了可被吸收的乙醇量,这种称为首次通过的代谢效应,通常是男性比女性、非嗜酒者比嗜酒者要更显著。女性因胃对乙醇的氧化作用弱,以及其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导致乙醇吸收增加,血乙醇水平高,且据推测还会引起乙醇相关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摄入的乙醇有90%以上经酶的氧化作用而消除,仅有5%~10%以原形经肾和肺排泄。乙醇的氧化作用主要在肝脏进行。肝细胞主要有三种乙醇相关代谢途径:
    位于胞液的乙醇脱氢酶(ADH)途径,位于内质网的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DS)以及另一与肝微粒体相关的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系统。乙醇脱氢酶系是体内乙醇代谢的主要途径,并且是其代谢率的限速步骤。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中,乙醇与众不同,它主要通过胞液中的肝酶代谢,而其他物质则通过肝微粒体清除。乙醇脱氢酶是一种含锌的酶,它以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NAD)作为氢的受体,在乙醇脱氢酶介导的途径中氢由乙醇转移到NAD,使其成为还原形式NADH。因此乙醇的氧化产生了大量以NADH形式存在于胞液中的还原物质,这时NAD与NADH的比率显著的改变了,这一比率叫做氧化还原潜力,取决于细胞完成氧化过程的能力。由于乙醇代谢而使氧化还原潜力发生的这种反向变化解释了与乙醇中毒相关的各种代谢异常。在乙醇代谢的最后阶段乙酸盐转化为乙酰辅酶,进入三羧酸循环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酰辅酶能否进入三羧酸循环取决于辅助因子维生素B:。
    MEDS 酶系在正常情况下仅代谢极少的乙醇,但当血乙醇浓度升高以及长期摄入时,这一酶系的作用变得更为重要。乙醇的激发和诱导MEDS 酶系的能力是乙醇与其他经过这一酶系代谢的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原因所在。
    乙醇脱氢酶系的作用在血乙醇水平相对低时即达到饱和,此时代谢由一级动力学转向零级动力学。在成人偶尔饮酒者乙醇的代谢率是100~125mg/(kg·h),而经常饮酒者则达到175mg/(kg·h)。中等体重的人每小时代谢7~10g乙醇时,血乙醇水平将每小时下降150~200mg/L。长期饮酒者通过补充MEDS酶系,可使乙醇清除率增加300~400mg/(L。h)。了解乙醇的代谢对临床中正确阐述血乙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乙醇中毒可使有心脏病的患者心输出量降低。有文献记载,酗酒者可出现心律失常(房颤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乙醇小剂量仅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大剂量时则产生全身普遍抑制,首先抑制语言等高级功能的大脑区域,使脑皮质脱离整体控制,导致行为活跃,随着血中乙醇水平的升高,相继出现神经活性降低和镇静作用。乙醇毒性反应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的,与挥发性麻醉剂一样,乙醇通过溶解在细胞的脂质膜及脂质基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此外乙醇还通过与Y-氨基丁酸(GABA)受体及相关氯离子通道相互作用,增强GABA中介的突触抑制。
    当血中乙醇达到极高浓度,就会出现反射丧失、昏迷,这时致死性呼吸抑制的危险性增大。大多数人在麻醉剂和乙醇的致死剂量间有一小范围界限,因此,深度昏迷乙醇中毒病人已接近死亡,必须积极给予处理。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将血中乙醇浓度达到1000mg/L(21.7mmol/L) 定义为乙醇中毒。在不酗酒的人中,血中乙醇水平达到250mg/L时就能产生判断力下降,工作技能减退。浓度达 500mg/L 时总体运动控制及定向力可严重受影响,浓度为470mg/l时机动车事故的危险性增加。
    乙醇摄入后其急性效应取决于遗传因素、吸收及排泄率、摄入乙醇的量以及饮酒者的饮用习惯。长期饮酒者比偶尔饮酒者能耐受更高的血乙醇浓度,并且功能减退比较少,主要是因对乙醇耐受性的提高。耐受性的提高包括代谢(药物动力学)和功能(药效的)两方面。乙醇的代谢耐受基于乙醇经MEDS酶系的排泄增加而产生,功能耐受(在肝细胞水平上对抗乙醇的效应)在成瘾性上是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并为血内五羟色胺神经元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所介导。
临床表现    乙醇最常用于酒类饮料,摄入后急性期引起面色潮红、心动过速、出汗增多、瞳孔散大、语言障碍、运动失调、意识改变、情绪不稳定、眼球震颤等,并有违背社会公德行为。
    表2-1 急性乙醇中毒的不同阶段及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急性酒精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炎等。应与其他疾病所致的消化道症状相鉴别。
    急性乙醇中毒需要注意的是阴离子间隙增大性酸中毒,应该同癫痫发作、脓毒血症、低血压、低氧血症、酒精性酮症酸中毒、与醇类摄入(尤其是甲醇和乙二醇)相关的乳酸性酸中毒、尿毒症和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等鉴别。经化验检查可以排除。
    昏迷病人应注意排除其他可以引起昏迷的疾病。
治疗    一般处理  保护气道,防止误吸,必要时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给予50%葡萄糖100ml静脉注入,并给予维生素B,10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为病人保温,逐渐纠正低体温状态;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呼吸频率和节律。
    特效解毒剂  尚无针对乙醇受体的特效解毒剂。但已有报道,纳洛酮对乙醇中毒昏迷病人有一定唤醒作用。急性乙醇中毒昏迷或呼吸状态不佳病人可给予纳洛酮。用法:0.4~0.8mg静脉注射,根据病情15~30分钟后可重复给药,总药量可达3~5mg。
    清除未吸收毒物  乙醇经胃肠吸收极快,因而一般不需诱吐或洗胃。但如果病人摄入乙醇量极大或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并在服后45 分钟内到达医院,则可以洗胃。活性炭不吸附乙醇,但如同服其他药物,则可给予活性炭。
    增强毒物排泄  乙醇在体内清除是以200~300mg/(L。h)恒定速率排泄。血液透析可以很有效地清除体内乙醇,可用于昏迷期病人。血液灌流与利尿均不能有效清除乙醇。
    支持对症治疗  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给予地西泮;有出血倾向给予维生素K及新鲜血浆;酒精成瘾者常发生低镁、低钾或低磷血症,应该给予补充。
    多数乙醇中毒患者可在急诊治疗观察后安全离院,如有精神状态改变,伴有严重外伤及严重乙醇戒断症状的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如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均应入院治疗。
表格    表2-1《急诊中毒汇编》
录自《急诊中毒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