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0417_丹毒临床路径
类别西医疾病
概述    (2016年版)
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丹毒(不伴有并发症)(ICD-10:A46..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急性发病。
    2.局部红肿性斑,表面皮温增高,可出现水疱,迅速扩展。
    3.伴有高热及局部疼痛。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杀菌消炎,解除全身症状。
    2.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系统治疗。
    3.局部外用抗菌药物治疗。
    4.物理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46..00丹毒(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ESR、CRP或PCT;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X线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
    (1)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血液或创面);
    (2)皮肤真菌涂片+培养(怀疑有足癣的患者);
    (3)双下肢动脉、静脉彩超(必要时);
    (4)病理活检(必要时);
    (5)口腔及耳鼻喉科相关检查(必要时);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抗细菌治疗:青霉素是首选药物,但要考虑青霉素的高耐药性及需要皮试阴性后方可用药。其次可选1、2代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患者应≥18岁)或阿奇霉素。
    2.抗真菌治疗:同时患有足癣或甲真菌病的患者,局部应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肝功能正常,可考虑加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3.局部治疗:抗菌药物溶液湿敷;局部外用抗菌剂;He-Ne光或者微波局部照射。
    (八)入院后复查的检查项目
    根据患者情况复查血常规、ESR、CRP或PCT、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
    (九)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皮疹痊愈:无明显红肿、无灼热感。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症状严重时患者可迅速发生坏疽成为坏疽性丹毒,病情比较凶险,易引起败血症,严重者甚至死亡。需请内科外科协助诊治。
    2.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诊治,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丹毒(不伴有并发症)(ICD-10:A46.0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4天
    表_923 丹毒临床路径表单
    表_924 丹毒临床路径表单
表格    表_923《2016年新发布的临床路径》
    表_924《2016年新发布的临床路径》
录自《医师金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