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的疾病
类别西医疾病
概述    (一)寄生虫感染  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单细胞的原虫感染一般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而多细胞的蠕虫、吸虫感染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增多的程度与虫体特别是幼虫侵入组织的数量和范围相平行。在组织内被包裹的或仅限于肠道腔内的感染(蛔虫、绦虫),一般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能破坏肠黏膜的寄生虫(钩虫)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必须仔细了解其生活环境和饮食史,检查粪便以发现虫卵和幼虫。但有的寄生虫如旋毛虫、丝虫并不能从粪便中检出,因而,有寄生虫接触可能者、有哮喘发作、移位性肺炎、肝大等蚴虫移行征可疑者,必须进行有关的血液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二)变态反应性疾病  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药物过敏反应等,均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药物过敏反应可仅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亦可引起间质性肾炎、血清病、胆汁淤积性黄疸、过敏性血管炎和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等。一旦出现药物热和器官受累时应立即停药。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嗜酸性粒细胞不但在血液内增多,而且在尿液中亦可检出。
    (三)感染性疾病  某些传染病感染期,嗜酸性粒细胞常减少,恢复期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唯有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有的真菌(曲菌、球孢子菌)感染和个别的慢性分枝杆菌病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四)皮肤病  多种皮肤病如疥疮、天疱疮、疱疹性皮炎、剥脱性皮炎、湿疹、妊娠期疱疹和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及斑块综合征、银屑病、发作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均可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五)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pulmonary infiltrationwith eosinophilia,PIE)  是一组并不少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多与异常的免疫反应有关,但病因尚不确切。详见第十七篇呼吸系统疾病第十章第七节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六)胃肠道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的发病与变态反应有关,表现为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和发热等。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可高达60%以上,消化道黏膜至浆膜层均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广泛浸润。病程可长达十余年,常呈自限性。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存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灶处。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的血液中,有时也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七)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过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肿性血管炎、部分先天性免疫缺陷、嗜酸性粒细胞筋膜炎药物治疗后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八)血液肿瘤  目前认为某些髓系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肿瘤性克隆有关。常见的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8p11综合征亦称8p11骨髓增生综合征(8p11 my-eloproliferatlve syndrome)或干细胞淋巴瘤/白血病(stemcell leukemia/lymphoma,EMS/SCLL),是一种以常累及染色体8p11、骨髓粒系高度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肿大为表现,系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演变为急性髓性白血病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2008年WHO血液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新增一类“髓系和淋系肿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或FGFR1异常”疾病,该类疾病包括伴PDGFRA重排髓系和淋系肿瘤,伴PDGFRB重排髓系肿瘤及伴FGFR1异常的髓系和淋系肿瘤(8p11骨髓增生综合征)三种实体。即除髓系肿瘤外,部分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液、骨髓和淋巴结中也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九)实体瘤  少数实体肿瘤,特别是能产生粘蛋白的上皮细胞来源的、转移至浆膜及骨骼的、病灶中心有坏死的癌肿和肉瘤患者,血液中亦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骨嗜酸肉芽肿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病变主要侵犯骨组织。病理示大量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多<10%o Kimura病(Kimura disease)常以头颈部肉芽肿病变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oKimura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十)异常表型的克隆性T淋巴细胞  2004年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证明部分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着异常克隆的T淋巴细胞亚群,这些异常的克隆性T淋巴细胞的表型以CD3- CD4+ CD8-为多见。由于异常克隆T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IL-5、IL-3、GM-CSF,因此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大量增生。现认为存在异常表型克隆T淋巴细胞的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患者有可能发展成为T细胞淋巴瘤。
    (十一)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eosino-philic leukemia,CEL)和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究竟同属一组异质性的疾病还是为两种不同疾病实体,目前还不十分清楚。WHO 2001年髓系肿瘤分类将其以CEL/HES列为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WHO2008年分类将HES和CEL分开,但同属骨髓增生性肿瘤(MPN)。需要说明的是临床诊断的HES是指病因不明的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即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可能包括了部分真性CEL。按照2008年WHO新分类,诊断CEL应排除PDGFRA,PDGFRB,或FGFR1异常的髓系肿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前者常伴异常酪氨酸激酶活性,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有效。现已证实,伊马替尼对伴PDGFRA或PDGFRB重排的MPN有显效,但伴FGFR1异常的MPN尚未证实有效。
    CEL与HES的临床表现甚难区分。两者均可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并释放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导致全身多个器官的损伤。心、肺、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胃肠道最常受累,严重者出现心肌内膜纤维化、限制性心肌肥大,心脏瓣膜瘢痕导致瓣膜性回流和附壁血栓形成,可引起脑栓塞、周围神经病变等。 30%~50%的患者有肝、脾受累。还常见风湿病样表现。但也有1 0%左右的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偶然因查血常规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最显著的特点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通常主要为成熟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但因这些变化也可见于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因此对诊断无多大帮助。骨髓检查增生极度活跃,多数以成熟嗜酸性粒细胞为主,部分患者可有骨髓纤维化。应重视检查外周血和骨髓的原始细胞数量,如外周血>2%或骨髓>5%,可考虑诊断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十二)其他  浆膜表面受刺激,如炎症、腹部照射、长期腹膜透析、损伤或反复穿刺等,可引起浆膜腔积液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严重的中毒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肾上腺及垂体功能低下者,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关键是明确病因诊断。最常见为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皮肤病、结缔组织病、Kimura病和肿瘤等。必须详尽地询问病史和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选用必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加以明确。特别须注意有否造血系统肿瘤包括髓系肿瘤和淋系肿瘤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条件单位尽可能作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PIL1-PDGFRA等融合基因、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等分子遗传学检测,以确定是否为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对诊断一时不能肯定者应密切随访。
    2008年WHO新分类提出的HES诊断标准,须符合: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5×10^9/L至少6个月;②除外反应性和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③除外髓系肿瘤包括AML、MPN、MDS、MDS/MPN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④除外具有免疫表型异常,细胞因子产生异常的T细胞群的疾病;⑤具有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产生的组织损害。 CEL,NOS的诊断标准: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5×10^9/L;②无Ph染色体或BCR-ABL1融合基因,无其他MPN或MDS/MPN;③无t(5;12)(q31-35;p13)或其他PDGFRB重排;④无FIPIL1-PDGFRA融合基因或其他PDGFRA重排;⑤无FGFR1重排;⑥外周血原始细胞和骨髓原始细胞<20%,无inv(16) (p13;q22)或t(16;16)(p13;q22),无AML其他特征;⑦有克隆性细胞遗传学或分子遗传学异常,或外周血原始细胞>2%,或骨髓原始细胞>5%。
治疗    反应性和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处理以治疗原发病最为重要。非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治疗目的在于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一旦出现器官系统损害即应积极治疗。初用泼尼松1mg/( kg.d)可使约1/3的患者得到缓解,用药一般需持续两月,见效后逐渐减量至能控制疾病的最小剂量。疗效不佳者可加用羟基脲口服。剂量为0. 5~1. 5g/d,维持白细胞计数在(4~10)×10^9/L。如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100×10^9/L,应考虑白细胞单采术。α干扰素对改善心功能和心肌损害有效。有血栓并发症者可用抗血小板药物或华法林抗凝治疗。心脏瓣膜受累者偶需外科手术。
    对于有FIPILl-PDGFRA_融合基因阳性和PDGFRB重排者,近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疗效瞩目。国外一项多中心前瞻性Ⅱ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FIPILl-PDGFRA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口服伊马替尼每日从100mg逐步增至400mg,可使所有患者取得完全血液学缓解及融合基因转录本转为阴性,但需要维持给药。对于部分FIPILl-PDGFRA融合基因阴性的CEL/HES患者,伊马替尼也有一定的疗效,据推测这些患者可能存在着未知的隐蔽基因异常。此外,IL-5单克隆抗体、CD52单克隆抗体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正在试用于临床治疗,其确切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录自《医师金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