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0270_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活性维生素D使用临床路径
类别西医疾病
概述    (2016年版)
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ICD-10:N25.002+M90.8*)。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和《慢性肾脏病诊治指南》(2009年美国K/DOQI工作组)。
    1.慢性肾脏病3期至5期病人(包括透析和移植病人)。
    2.慢性肾脏病时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引起全身(系统性)疾病,具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表现:
    (1)生化检查异常:钙、磷、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
    (2)骨组织形态学异常;
    (3)骨以外的广泛钙化。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纠正血钙血磷:指导患者低磷饮食,每日磷摄入量0.8-1.0克。低血钙的患者可选用碳酸钙口服;高血磷的患者可选用碳酸钙、醋酸钙或其它磷结合剂餐中嚼服;将血钙和血磷控制或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出现高血钙。
    2.使用活性维生素D:在控制钙磷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轻、中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活性维生素D的起始剂量0.25-0.5ug /天;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可采用口服冲击疗法,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减少高血钙和高血磷的发生。根据iPTH的不同水平,国内专家共识建议的起始口服剂量为:
    (1)iPTH300-500pg/ml,每次1-2ug,每周2次;
    (2)iPTH500-1000pg/ml,每次2-4ug,每周2次;
    (3)iPTH>1000pg/ml,每次4-6ug,每周2次。
    血液透析病人可于透析结束时静脉用药,效果更佳。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5.002+M90.8*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和潜血;
    (2)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等)、CRP、铁代谢指标(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iPTH、25-OH VitD;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甲状旁腺超声;
    (2)侧位腹平片,冠脉CT;
    (3)骨骼X线;
    (4)骨活检
    (5)复查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七)住院后7–10天(工作日)。
    制定随访频度、随访时的检查计划和治疗计划等。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纠正原发病因和可逆因素,预防肾性骨病加重。
    2.根据病情,积极纠正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代谢异常,改善合并存在的瘙痒、骨痛、恶心、呕吐等。
    (九)出院标准。
    1.不需要继续住院诊治的并发症/合并症。
    2.让患者理解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的持续治疗过程,定期门诊随访。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其他原因引起的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代谢异常,不符合典型的肾性骨病,不进入本路径。
    2.新出现的手术并发症或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ICD-10:N25.002+M90.8*)。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0天
    表_572 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临床路径表单
    表_573 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临床路径表单
表格    表_572《2016年新发布的临床路径》
    表_573《2016年新发布的临床路径》
录自《医师金典》